信誉好的菠菜导航

【今日吉林】做一生教育 傳一世書香——記長春工程學院教師李延君家族的故事

文章來源:   作者:   發布日期:2022年11月02日   瀏覽:



李延君家族照(中排左二為姑姑李素楨、后排左四為叔叔李樹民、前排左一為妹妹李云霄)


作為吉林省首批教育世家的長春工程學院教師李延君家族,可謂是滿堂園丁,從曾祖父李景春到祖父李繼先,再到母親鄭淑潔、姑姑李素楨、叔叔李樹民、直至李延君及妹妹李云霄一家四代七人共同堅守,172年薪火相傳,以實際行動踐行教育初心。他們接力三尺講臺,用粉筆為莘莘學子書寫無限可能;他們教書育人潤物無聲,用春風化雨般的愛助力學生成長。

對教育的專注,對學生的熱愛、早已變成一份耳濡目染的傳承,深深烙印在李延君的心里,對她而言,教師已不再是一種職業,而是她一生的事業。“循著祖輩的足跡,賡續家族精神,為國家培養出更多棟梁之材,是我一生不變的信念。”此刻,從李延君的眼神里流露更多的是從容與堅定。

李延君與祖父李繼先在一起


一種信仰:

四代傳承 衣帶漸寬終不悔

李延君的曾祖父李景春是秀才出身,他利用家中的2間大廂房成立了當時的公主嶺黃嶺子私塾。“我的曾祖父最開始講的是三字經和百家姓,對有一定學習基礎的孩子,還會教他們四書和五經,在那個年代,只有大家族的孩子才能接受教育。”李延君對曾祖父的記憶都是從長輩的口中得知的,但她確定的是曾祖父是開啟李家教師生涯的第一人。在這之后,李延君的祖父李繼先延續了家族的教育情懷,“從祖父的名字‘繼先’二字上可以體會到曾祖父對祖父的良苦用心,也許這就是家族精神的傳承吧!我的祖父先后在公主嶺市小學、公主嶺市第八中學從教,教齡累計在40年以上,也是目前家族里教齡最長的人。”

“在祖父的世界里,上班下班幾乎沒有界限,讀書、看報是學習的常態,練習毛筆字是他一輩子保持的習慣,祖父常說,作為教師,基本功不扎實,基礎知識不牢固,是會被戳脊梁骨的。”在李延君的印象里,祖父對待工作是很“較真兒”的。“怎樣把教學知識點研究透,如何對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加以引導,是祖父和同事經常探討的教學重點,他們各抒己見、互相‘取經’,將教學精華融入到各自的教法中,為學生輸入更足的‘養分’。”這些寶貴的經驗,對于日后從教的李延君來說如獲至寶。八十年代李繼先退休時,獲評公主嶺市政府“教師三世之家”榮譽,李延君回憶起自己的祖父滿懷崇敬。

李延君與母親鄭淑潔合影


“在我們家,老教師可不止我祖父一人,我母親也有37年的教齡!”談到母親鄭淑潔,李延君心中的敬佩感油然而生。鄭淑潔先后在伊通縣第一中學及公主嶺市鐵路中學擔任班主任和數學教師,曾多次榮獲長春鐵路分局“模范教師”“三八紅旗手”等榮譽,她情系教育,心系學生,所帶領的班級中考成績多次在公主嶺市中考中名列前茅,指導的學生多次在初中數學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母親桃李芬芳,畢業多年的學生來探望,她都是一如既往的親切。”

在李延君的心里,始終覺得母親對待自己和學生沒有什么分別。“對教學要精益求精、對學生要有仁愛之心,可千萬別忘了咱做教師的‘本分’。”母親的叮嚀多年縈繞心頭,也成為李延君走上教師崗位后成長的不竭動力。

“我的姑姑李素楨、叔叔李樹民曾分別在吉林師范大學、長春工程學院任教。他們都是中國教育事業發展中的一分子,這樣的家族傳承精神延續到了我和妹妹。”李延君認為,她有責任和義務把這份家族榮耀傳遞下去,這都是自己的“本分”。

長春工程學院土木工程系大學生創新實踐中心主任李延君


一種選擇:

“身教”重于“言傳” 不計辛勤一硯寒

在書香世家氛圍的熏陶下,李延君從小就在心中埋下一顆當老師的種子。“我打心底里尊敬教師這個職業,所以在研究生畢業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在長春工程學院從教多年,我仍然認為我當時的選擇是非常正確的。”

2007年,剛剛研究生畢業的李延君來到長春工程學院,成為土木工程學院的一名講師。“掌握好專業知識,備好課,寫好教案……這些基本功可一樣都不能少。”作為一名大學老師,李延君認為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素養和豐富的知識水平,才能為大學生答疑解惑。

通過不斷努力和執著付出,漸漸地,李延君摸到了一些“門道兒”:“只提升自己是不夠的,要想當好學生的‘引路人’,把精力放在教學研究上十分必要,用心去發現問題,找到切合本校實際、符合本專業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腳踏實地開展一些教學改革項目,讓學生更好地汲取‘養分’,才能得到他們的信任和好感。”李延君堅信,“教學相長”是師生共同提升的過程。

秉承著教學生做“真學問”的教學理念,多年來,李延君潛心進行教學內容和方法的研究,積極參加教學信息化的培訓學習,主動進行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踐,將思政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課堂教學中,不斷進行教學理念上的創新,先后主持和參與多項省級和校級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立項工作。

“家族的接力棒傳到我這一輩手中,不僅僅是榮譽,更是沉甸甸的責任,不能讓家族的這份榮耀在我這‘掉價’。”近年來,由李延君主持的國家教育部產學研合作項目1項,參與國家教育部產學研合作項目3項,主持省級教研教改項目3項,參與省級重點教研教改項目3項,參與教研教改項目3項。她本人獲2021年吉林省高校就業指導課程教學創新大賽三等獎、2020年高校易班課程教學大賽吉林省教師組二等獎、2020年吉林省創業就業課程大賽三等獎等多項榮譽。


四代家風:

初心不改 蠟炬成灰淚始干

三尺講臺,傾注了李延君的滿腔熱情,她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沒有因為時間的推移變淡,反而愈加熾熱,而這份熱愛可抵歲月漫長,讓她在平凡的崗位上收獲喜悅。在進行教學工作的同時,李延君結合專業教育,從事“專創”融合方面的創新工作,并于2018年起承擔土木學院大學生創新實踐中心主任的工作,建立土木大學生雙創中心。截至目前,李延君指導學生獲國家級競賽的項目有2011全國普通高校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全國二等獎、三等獎;2017年第十五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二等獎和累計創新全國銅獎;2018年ICAN國際競賽全國總決賽三等獎。指導學生獲省級競賽的項目有2020年第十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業及創業”挑戰賽吉林賽區一等獎、2020年“挑戰杯”吉林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一等獎、2020年第六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和銅獎等總計23項獎項;指導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國家級4項、省級2項。

新時代的教師,不僅要精通專業知識、潛心致力學術研究,更要為學生樹立為事、為人的典范。在擔任土木工程學院工會副主席期間,李延君與長春市紅星村對接幫扶活動,作為學院“代理媽媽”和“代理爸爸”的負責人,李延君和她的同事們從2009年開始幫扶困難學生曉健(化名),“我們在孩子上四年級的時候,就一直陪伴他成長,直至大學畢業。”李延君還帶領曉健多次參觀長春工程學院校園并組織學生與他談心,使他感受到社會的關愛與溫暖。如今的曉健學有所成,李延君從中收獲的不僅是感動,還有幸福。

做一生教育,傳一世書香。“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要做到以德育人,以智啟人,以愛感人,才能體現教育者的全部價值。”李延君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教師獻身教育事業的價值追求與責任擔當,將教書育人、立德樹人融入家族血脈。“現在已經是四代傳承,將來一定還會延續。”對此,李延君信心滿滿。(記者 王巍微)


上一條:【吉林日報】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
下一條:【學習強國】長春工程學院智能汽車產業學院揭牌

相關文章

    讀取內容中,請等待...

信息分享

博一吧论坛白菜,新会员充值送彩金平台,娱乐网站白菜网站大全 冠军论坛白菜大全cmp,开户注册免费送体验金,免费白菜网站大全 最新白菜送体验金平台,白菜网送彩金网站大全,999论坛白菜大全网站多少 菜园子免费彩金论坛白菜网,注册即送30元第一桶金,最权威的菠菜导航网 59博博论坛彩金网址,全球信誉最好的网投平台,菠菜网app下载游戏菠菜网 999论坛白菜大全网站多少,999白菜彩金论坛2019,2021注册送白菜金的平台